这4位司令无人敢动,毛主席称他们一动,全军大乱!分别是谁?
前言:
有这么四位司令,毛主席曾亲口说过:“他们一动,全军大乱!”
说的可不是普通将领,而是能够左右局势的核心人物。
究竟这四位司令为何如此重要,连毛主席都不敢轻易动他们?
他们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能力和影响力?
当时的局势如何,一触即发的紧张背后,又有什么故事我们至今未曾得知?
“旋风司令”许世友
许世友是湖北麻城县人,1906年出生时恰逢家中经济衰退,父母没有多余的金钱养育孩子,便将他送到了附近的少林寺学武功。
由于他本就对武学非常感兴趣,所以生活也还算不错。
在少林寺生活了8年,他学到了一身的好功夫,人也变得高大了不少。
遗憾的是,长时间待在寺庙的许世友对外面的世界并不是很了解,以至于他在回家探望父母的时候与当地财主发生了争执。
他不理解财主对于普通农户而言,是可以决定他们生死的存在。
在两人争执不休之时,许世友情绪上头,直接打死了财主。
此举令财主家人痛不欲生,他们广发告示,追杀许世友。
迫于现实,他只能辞别父母,逃往远方。
在逃亡路上,他阴差阳错成为了吴佩孚阵营里的一名士兵,后续又担任国营军队连长,直到1927年才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次年,他又凭借着一身的蛮横劲在红军第十一军的行军途中大显身手,击退了敌人。
后续几年时间里,他一直跟随大部队行军作战,从小兵一路走到了红四军的军长之位。
1934年10月漫漫长征路开始之时,便是许世友与毛主席首次见面的时候。
当时,他正带领着大部队跨过沼泽地,中途休息的间隙,毛主席找到了许世友。
他听闻许世友是军中传奇,在数次战役中表现出色,有谋略,懂分析,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便想着见一见。
经此一面,毛主席彻底认可了许世友的能力,并在解放战争中委以重任,让他带兵镇守济南。
1950年,抗美援朝行动开启时,许世友自请前往朝鲜战场支援,他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军时,丝毫不畏惧,提刀就冲,直接吓退了一部分美军。
他雷厉风行,说干就干,稳准狠地拿捏了美军的痛点。
凡是许世友带领的部队作战就没有输过,他也因此被百姓称呼为“旋风司令”!
美军签署停战协议以后,他便回到了国内,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管理南京军区。
孟良崮战役,解放战争,抗美援朝,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争中,许世友及其带领的部队成为了敌人的梦魇,而这一切成功都是他们用鲜血建筑的成果。
1955年,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,也成为了国家首位任命的司令员!
铁将军——杨得志
1911年,杨得志出生在湖南的一户铁匠家中,父亲是打铁人,有一个简陋的打铁铺子。
在父亲的影响下,他也比较喜欢打铁这门手艺,但他遇到了毛主席,他注定成为不了一名铁匠。
1928年,他在湘南起义中发光发热,成功与大部队在井冈山会师。
机缘巧合之下,他成为了毛主席身边的一名护卫兵,因经常看到毛主席讨论战事,他开始对革命有了自己的见解,学到了一定的作战方针与策划知识。
后来,他参加了数次战斗,从一名小兵做到了团长的位置,也成为了毛主席眼中的精英人士。
长征途中,他精准分析了乌江与大渡河的地形地势,以及军队的行动路线。
为了不让大部队涉险,他身先士卒,带着小部分士兵前往乌江打探地形,为大部队带来了生的希望。
因为他的精准分析以及自我牺牲,大部队躲过了敌人的围剿,成功到达了目的地。
后续,杨得志在抗美援朝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他也一直秉持着不怕牺牲的信念,保卫了祖国的安全。
因为功绩突出,他在1953年受邀与毛主席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,共同庆祝国家的繁荣昌盛。
看着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祖国,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民,他喜极而泣,久久不能平息。
他梦回台儿庄战役解放石家庄那一幕,百姓也是如此欢天喜地。
1955年,他从毛主席的手中接过济南军区的主导权,成为了济南军区司令,稳固一方安宁。
作为一名军人,他自豪自己的使命与责任,他从未害怕过黑暗的笼罩,杨得志一直期待光明。
“小钢炮”——陈锡联
70年的革命征途是他对祖国的拳拳真心,也是他保家卫国的决心!
陈锡联出生于1915年,是大山里的孩子,父母都是农民。
他很小便懂得父母的辛苦,学着为他们分担农活,主要负责家里的牛羊放牧。
战争爆发以后,他看到了尸横遍野的中国,血流成河的中国,生灵涂炭的中国,那一刻,他发誓加入中国共产党,将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。
那一年,他只有14岁!
由于年纪太小,组织不允许他上战场,他只能利用自己孩子的身份为组织传递情报。
在传递情报的同时,他从未忘记上战场,为此更是努力训练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后来,他终于来到了前线,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。
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,他武力值碾压对手,拿下胜利。
甚至能一次俘获100个敌人,成为毛主席认可的“小钢炮”,更是在后期担任解放军第一炮兵司令,负责我军炮兵作战。
阳明堡战役中,他明知敌人已经攻进了核心地段,却依旧没有放弃争夺阳明堡计划,冷静分析战争局势,查探敌人的作战计划。
当时,所有人都放弃了反击,毕竟大势已去,反击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可他没有放弃!
他带领一支小队,顶着敌军的炮火攻击抵达了他们的驻扎地,击毁了他们的战斗机以及部分枪械设备。
陈锡联因此一战成名,成为了敌军的噩梦!
1959年,他被党中央任命为沈阳军区司令,负责沈阳地区的社会治安与军区人才培养!
海南岛解放功臣——韩先楚
在那个战乱与饥荒重重打压的年代,他是第一批出现反抗意识的人!
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,他曾遭受过饥荒带来的折磨,战争爆发以后,他无奈背井离乡讨生活,无意间接触到了革命事业,也萌发了入党救国救民的思想。
自1930年入党以后,他兢兢业业地在革命道路上行走着,在每一场战斗中奋力厮杀。
1934年,红军转移之时,敌军突然袭击,他果断带着一个支队杀出了一条血路,带着红军大部队成功转移。
1936年,西征途中,他杀伐果断,切中敌军缺口,在陕北大显身手,拿下了战争的胜利。
1937年,他抢先日军一步打开了冀南方版图,拿下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。
解放战争期间,他又为东北地区平定战乱,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抗美援朝途中,他凭实力带着38军拿下了阶段性胜利,一次又一次击退了美军。
因为在抗美援朝中战功赫赫,38军也成为了百姓眼中的“万岁军”,也是陆军中的万岁军,寓意着和平长存,幸福绵延。
与此同时,韩先楚还是解决海南岛问题的大功臣!
1950年,他率领部队来到海南岛,可岛内局势紧张,蒋介石在岛内虎视眈眈,“台独”势力也躁动不安,西方列强从中作梗。
为了能尽快解决海南岛问题,他自请军令状“倘若不成功,便以身殉国”!
在军令状的担保下,上级同意了他的计划,让他带兵出征。
事实证明,他的计划成功了。
韩先楚入岛以后,很快便拿下了岛内主动权,成为了掣肘蒋介石与“台独”势力,威慑西方列强的重要担当!
1955年,功绩突出的他被党中央高度认可,并授予他上将军衔,任命他为福州军区总司令,负责台湾的相关工作,“炮击金门”便是他的优秀成果。
结语
现如今,国家繁荣昌盛,百姓安居乐业,而这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先辈们奋斗的结果。
作为后辈,我们永远铭记前辈的付出与努力,也懂得珍惜,回馈社会。
四位司令如铜墙铁壁般保家卫国,将黑暗与邪恶都阻挡在高墙之外,保护着国人的安全。
如果没有他们的坚守一方、不畏牺牲、前赴后继,或许中国又是另一个模样!
他们展现了军人的英雄气概,表达了爱国情怀,作出了英雄抉择,值得后辈永远铭记!

